暮春日,花開時,近清明,思眷戀,是我們的來處,也是我們的歸途。人間四月天,最能感受春林初盛的濃郁氣息,位于大西北的小城-張掖,春天算是真正的來臨啦,花開、草長、柳綠,還有微風和暖陽,正是親友相約共享春日好“食”光,此時必然少不了一道獨占天時地利人和的“硬菜”——草芽雞。
說起草芽雞的做法,關鍵在于選材。在大陸性氣候的催動下,祁連山下張掖大地的春色來得略顯遲疑,三、四月份,田野山間處才漸泛新綠,農家人把散養(yǎng)的“年份雞”撒在野地里,它們除了吃糧食,還啄食大地上的蟲和草,這時的土雞肉質緊實,雞油飽滿,這便使得它們獨具“春”味,成就了“草芽雞”的靈魂,鮮嫩里帶著一點點肥美,不膩不柴。整雞清洗干凈后冷水下鍋,水量沒過雞肉,撇去浮沫,放上生姜和花椒去腥增香,中火慢燉,一鍋白水,一只雞,溫澤里盡是肉香味兒。火候是這道菜里自然與外力最美妙的契合點,多一分則肉老,少一分則肉木。肉好撈出,撕碎裝盤。再將新茬韭菜切段燙一下,配上過水煮軟的張掖本地綠豆粉皮子,一半青綠,一半雪白,再將生姜、花椒、雞湯等熬制好的“靈魂”湯汁置頂,一盤草芽雞就可上桌了。正所謂世界上最美的美味就是食物本來的味道,這道滿是張掖小城味道的特色菜,成就了張掖幾代人的味蕾。如此魂牽夢縈的美味,你確定不來嘗一下!
此外,張掖美食的獨特主要源于張掖各類優(yōu)質的食材,因食材的獨一無二,讓這一份份美食更是意味悠長。首先提到的是手抓羊肉,“山丹羊肉”是河西走廊具有悠久歷史的地方傳統(tǒng)特色產品,無腥膻異味、肉質鮮美、口味獨特,深受縣內外廣大客商的譽。還有山丹炒撥拉,選用本地新鮮的羊肝、肺、肚、腸、心等佐以調料蔥花蒜苗下鍋,以柴火或煤炭為燃料,用猛火爆炒,即可食用,再配上本地米酒,那是一個享受,那叫一個美。其次要說道說道張掖的各類面食,更是品種繁多,味美鮮香,主要有搓魚子、鹵肉炒炮、牛肉小飯、甘州臊面,張掖人民飲食以面食為主,這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,足以感受到張掖的魅力和獨特。